古人口中所谓的神兽麒麟竟是长颈鹿?

- Advertisement -
麒麟在我国许多的古代神话传说中都有麒麟,它的地位之神圣几乎和龙等同。传说麒麟外形像鹿,尾巴像牛尾,有两千年的寿命。麒麟通常是祥瑞的象征,而且麒麟的名字也是有雌雄之分的,雄为麒,雌为麟,麒有独角,麟无角,现也用麒麟来代称德才兼备之人。麒麟这种神兽在影视作品中通常都是雄狮的造型,在现实生活中并无人亲眼见过。
长颈鹿
关于麒麟的记载,在很久以前就有,第一次出现麒麟的形象是在公元前480年,孔子所作的《春秋 左传哀公十四年》中就记载了发生在春秋末期鲁国西境大野泽的“西狩获麟”的故事。
西狩获麟
公元前480年,鲁哀公带领大臣在嘉祥的南部山区进行围猎,在围猎过程中发现了一只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神兽,鲁哀公一行人都十分好奇,于是便追赶着它想要一探究竟,眼看着这只神兽就要逃走了,情急之下孙叔氏之车子鉏商就在后面对神兽射了一箭,中箭后的神兽仍然继续向西奔跑,但最终因为负伤在嘉祥卧龙山西部被捕获了,在场的人都不能说出这只神兽的名字,后来鲁哀公请来了专人鉴定,确定此神兽就是天下第一仁兽——麒麟。但最终这只麒麟因为惊吓过度死掉了,鲁哀公便将其葬在了巨野县的麒麟镇,现在麒麟镇还保留着麒麟冢。战国史学家公羊高的《公羊传》和谷梁赤的《谷梁传》,也均有记载。左丘明在《左传·卷十二》中也有记载:哀公十四年春,西狩于大野,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麟,以为不祥,以赐虞人。仲尼观之曰:“麟也”。
《瑞应麒麟颂》
对于麒麟就是长颈鹿这种说法,并非是无稽之谈。有记载称明永乐年间,郑和下西洋途经榜葛剌国(今孟加拉国),带回了国王赛弗丁给大明王朝进贡的一只长颈鹿,永乐皇帝十分欢喜,众人观察长颈鹿,发现它与传说中的麒麟十分相似,再加上当时阿拉伯语中长颈鹿的发音和麒麟发音很是相似,于是就认为长颈鹿就是麒麟。皇帝命沈度写了一篇《瑞应麒麟颂》,并画下了麒麟的画像,这幅《瑞应麒麟颂》现在就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永乐十四年间,东非的麻林国也向明朝进贡了一只长颈鹿,明代人马欢在《瀛涯胜览》中就有记载: “麒麟,前二足高九尺余,后两足约高六尺,头抬颈长一丈六尺,首昂后低,人莫能骑。头上有两肉角,在耳边,牛尾鹿身,蹄有三跲,匾口,食粟、豆、面饼。”由此可见,麒麟的外形和习性与长颈鹿相似度甚高, 此外,在韩语中长颈鹿和麒麟均为“기린” ,在日语中长颈鹿和麒麟也都是“キリン”,而且“麒麟”二字都是鹿字旁,所以说麒麟就是长颈鹿也不无道理。
来源:百科解密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