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tch Out:金屬鏈帶 皮帶 橡膠帶 自行拆換表帶 腕表變新裝

- Advertisement -
因為疫情,近期大家也有更多時間留在家中,可有趁此機會好好整理和修理自己的衣服和飾物?除了衫褲鞋襪,也可花時間好好照顧自己的腕表。平常我們總有不同衣物可以替換,相比起來,腕表就算每天佩戴慢慢變殘舊,也少有更換表帶。近年腕表表帶物料和設計愈來愈多元化,今次教大家在家自行更換表帶。
當腕表發生故障或需要更換表帶時,必須將表帶拆卸下來。但大家知道如何拆腕表帶、拆表帶時需要什麼工具嗎?不少人對皮帶腕表也情有獨鍾,可是一般來說,皮帶壽命不算很長,如果每天佩戴的話,可能每兩三年就要更換一次。雖然腕表不能像衣服般常常更換,但只要為舊表換上不同顏色、質料的表帶,戴在手上也能散發不同感覺。以前的機械腕表,一般也是配搭皮帶或金屬鍵帶,近年運動腕表愈來愈受歡迎,橡膠表帶的設計愈來愈多,部分軍事風格的腕表,則採用帆布織物帶,而且也以可轉換表帶為賣點。
根據腕表表耳闊度 選購新表帶
表帶大致可區分為原廠表帶、手工訂製表帶、通用表帶等。若想更換表帶,最重要的第一步,是根據腕表的表耳闊度選購新表帶。如果大家的新表帶是由原廠附送或訂購的,就不需擔心表耳寬度的問題。但若是自己另外購入,則要留意其闊度是否對應。一般腕表品牌可能會推出由26至46毫米直徑的腕表,其表帶尺寸自然不會全都一樣,有較粗也有較幼的,一般來說闊度18/20/22/24毫米都是常見的尺寸,大部分表帶的設計也是表耳一端較闊,在表扣位置一端慢慢收窄,部分走手工粗獷風格的表帶,則可能會用上「直帶」設計,即由表耳到表扣的闊度也是一樣,在選擇時也可以留意一下。
傳統的更換表帶方式,基本需要表耳叉、針冲兩種工具,但特別一提,在更換表帶時,可預備一塊有緩衝功能的布料鋪在枱面上,因為在更換表帶時表面需朝下,為免一時手滑讓腕表撞擊枱面,緩衝布料或軟墊能為腕表帶來更多保護。在更換表帶時經常犯的錯誤,就是會把表帶長短兩邊倒轉,或是正反面倒裝等。為避免出錯,最好方法是先將新表帶按位置放好在腕表對應位置的旁邊,而且將表帶反過來(即外側朝下內側一面朝上,因為更換表帶時表面朝下),然後拆完一條即裝回一條,那就能減低裝表帶時出錯的情况。
更換表帶 先觀察表耳結構
更換表帶前,首先要觀察表耳的結構。表帶套在前後兩端有彈簧的固定棒上,再卡在表耳兩側的小孔上固定。一般來說表耳有兩種設計,一種是通心的設計,即在表耳外側可以看到小孔,拆這種表帶時只要用針冲向小孔壓下去,就可以把固定棒拆出來,卸下表帶; 而較常見的是非通心的設計,即表耳外側並沒有孔,拆的時候要用表耳叉,在表帶與表耳的縫隙穿進去,卡住彈簧固定棒的凹槽,往內側一壓就可以拆下來。如果對準位置,動作夠熟練,就能在不碰到表殼的狀態下換帶,這樣可避免表殼產生傷痕。
然後將整支彈簧固定棒,插入到新表帶,把其中一端卡入表耳孔內,然後表耳叉叉入另一端凹環往內推,把它壓回表耳處,再用手將表帶拉到靠近表耳孔,當聽到「噠」一聲,就代表彈簧棒已卡入表耳孔中固定。在兩邊表帶都裝好後,可試用雙手握着表帶輕輕往兩邊拉動,再次確認彈簧棒是否有卡住好。另外,也試着將表帶向旁邊施力,看看當彈簧棒一側受力壓縮時,會不會脫離表耳孔,如果彈簧棒在表耳孔中卡得不夠深,在佩戴時被外物拉扯時,有可能會被拉脫下來,令腕表墜地。在更換新表帶時,大家可能會想保留原本表帶的表扣,原理跟表耳一側一樣,用針冲朝表扣與皮帶連接處的彈簧棒壓下去,就能夠輕鬆拆換。不少鐘表行也可以買到同時具備表耳叉與針冲的雙頭工具。
在近年市場普遍保守的氣氛下,不少高級腕表品牌也為機械表推出可自行快速拆換表帶的系統,無論是金屬鏈帶、皮帶、橡膠帶等,都用上相同的表帶固定結構,讓大家不需要工具,也能一click更換表帶,為腕表變裝。如Cartier、Vacheron Constantin、Panerai、Hublot、Zenith等品牌也有自家發明的設計。
以Panerai為例,它為Luminor Due超薄腕表系列設計出毋須工具即可更換表帶的結構,品牌的快速拆卸系統巧妙地在表帶連接表耳的位置加入按鈕設計。拆卸表帶時將表帶按至與表身呈45°到60°,再向上按壓,便能鬆開表帶;固定表帶時則將彈簧桿小心放在與腕表呈45°到60°角的表耳間的表帶上,當快速拆卸表帶開口與彈簧桿正確對齊,便可向下按壓表帶,直至系統發出咔嚓聲音,在表帶上按壓,確保正確插入。除了中置式按鈕的表帶快速拆卸系統,部分品牌則將表帶和彈簧固定桿二合為一,在彈簧固定桿加設一個小拉把,只需一拉就能令彈簧縮短,更換表帶。
自行拆換表帶系統 毋須工具
皮帶、橡膠帶、織布帶的更換方法較容易,如果換的是金屬鏈帶,步驟便相對複雜,因為除了連接表耳的位置扣好之外,也要調校表鏈長度至符合手腕的粗幼。拆金屬鏈節的方法跟拆表帶也類似,可以針冲向鏈帶外側的小孔插下去,便可令鏈節棒走出來,通常可拆的鏈節也是在靠近表扣的一邊,在調校表鏈長度時也留意兩邊表帶的對稱,如需拆掉兩個鏈節,便應兩邊鏈帶各拆掉一節,讓表扣能保持在中間位置。
Cartier之前推出的Santos腕表,除了有專利的QuickSwitch系統,可自行更換表帶外,最特別的是推出了SmartLink系統,其表鏈鍵帶可在不需任何工具下自行調整長短,設計非常方便。SmartLink系統的操作非常簡單,鏈節內側(佩戴時貼合手腕的一面)設有隱藏式按鈕,只要按下,鏈節棒便會瞬間彈出。只要將鏈節棒輕輕拉出,便能將當中的鏈節拆卸,調校好長度後,將兩端表鏈拼回一起,對準位置推入鏈節,就能輕易還原。無論是轉換表帶或調校表鏈,也可在毋須工具的情况下完成,讓大家能根據個人需要隨時DIY,相信這會成為更多品牌的設計大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