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车试驾:G20 BMW 330i M Sport,操控驾驶迷的首选!

0

25

- Advertisement -

BMW的3系列一直以来都是BMW家族中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车款,它不仅是许多人刚入手BMW这个德系豪华品牌时第一个接触的车款,而且也是BMW家族中肩负着品牌形象和突出品牌特性的标杆。

3系列自1975年面世以来,不知不觉已经改款到了第8代,而且其产品代号也跟大哥5系列和7系列一样从之前的F30改成了新世代的G20,意味着它和现有的7系列和5系列属于同一个世代但不同定位的产品,同时它一样也见证了BMW淘汰许多旧的技术和科技,改用符合时代需求的一些新创意。

这一次我们试驾的就是第八代代号G20的BMW 3系列,新的3系列在本地暂时只有330i M Sport一个等级,而且是从德国组装后直接进口(CBU),因此在价格上也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,价格达到了RM328,800(还未包括保险)。

26.jpg

为什么会让很多人觉得它很贵?很简单,上一代F30的3系列因为是在本地组装,而且除了高阶的330i之外,还推出过许多比较入门的等级如318i、320i,甚至包括因为税务优惠而性价比超强的油电版本330e等,最入门的318i的售价还一度低于20万令吉,所以这次3系列只有330i一个等级,而且售价达到33万令吉,确实是让许多消费者难以接受的。

不过它真的对不住33万令吉这个价钱吗?除了嫌它贵之外,其实很多人也直接拿它和去年发布的小改款Mercedes-Benz C-Class对比,而它的售价确实也比顶级的C 300 AMG Line还要贵(小改款C 300售价RM304,888),因此我们这一次会拿它来和小改款的C 300做一个直接比较,毕竟它们的价格最接近,而且产品定位也一样,属于直接的竞争对手。

首先外观的部份我们就不多费口舌了,毕竟从之前国际发布的新闻再到本地上市的新闻,其实大家都已经在网上看过无数次G20的照片了,我们直接的点出它在配备上的一些短板,和本地组装(CKD)的C 300比较起来有怎样的差异。

27.jpg

首先是它的头灯组,虽然3系列和C 300都标配了全LED的头灯组,但C 300却标配了可主动遮蔽部份光源和调整照射角度的Multibeam LED头灯组,至于3系列只有普通的主动切换远近光(AHB)功能,在这个部分上其实3系列还真的显得有些不够诚意,尤其是它的价格还贵过C 300。

轮圈的部份,330i搭配的是18寸的双色轮圈和失压续跑胎(Run Flat Tyres),C 300则一样搭配失压续跑胎但轮圈是更大的19寸,尾灯部份则两款车都统一是全LED,但C 300有踢脚式感应的电动尾门,而330i则完全没有电动尾门!

虽然说在一般的Sedan车型上电动尾门其实并不算是什么必需品,但难保车主偶尔会双手搬着许多重物需要用到这个配备,而且当你已经付了30多万的价格来买下一款定位豪华的房车,你也不想你得到的车会太阳春吧?

330i这次的主打卖点就是它的钥匙,根据原厂的说法,原厂在交车给客户时只会给予一把传统的遥控钥匙,另外一把则是需要整合在车主的智能手机内或整合在一张拥有NFC无线触控传感功能的钥匙卡,车主只需要把手机放在门把上就可解锁或上锁车门,坐进车内之后只需要把手机放在Qi无线充电面板上就可按下引擎启动按钮启动车子,但条件是手机也必须支援NFC功能。

那如果车主使用的手机没支援NFC呢?那就拿钥匙卡吧,不然就干脆使用原厂配给的传统遥控钥匙。小编根据身边朋友的看法,有些人认为这样的做法其实有些不切实际,但小编认为把车钥匙整合在智能手机内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,毕竟这省略了每次出门要带太多东西的麻烦,而且在安全性上也有一定的提升。

我们以传统的遥控钥匙来举例,基本上只要得到这把钥匙就等于可以直接的把车子开走,因此举例若在街上若被匪徒抢劫的话,基本上车主的车钥匙也会一并被抢走,而新买的BMW应该也难以不被驾走了…反之,如果你没携带传统的车钥匙而是用Digital Key的话,那基本上匪徒只会以为你没开车,根本不会知道你还开了一台BMW出来(除非你自己告诉匪徒吧)。

很多人很关心的是如果手机没电了那怎么办?其实BMW也没有强制一定要使用智能手机来取代车钥匙,因为原厂也有配给一张NFC钥匙卡作为替代品,如果你觉得自己经常会把手机电量用完的话,就把这张卡随身携带置放在钱包里就好,它一样可以让你解锁或上锁车门甚至是启动引擎。

当然,小编其实觉得这个Digital Key可以做得更安全,也就是每次车主想要使用智能手机解锁或上锁车门时,就必须先打开手机的App,再用指纹或输入密码认证之后才开门,这样就能做到更安全,但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样很麻烦,但这也只是小编的个人意见而已。

接下来就是车内配备的部分,目前的330i并没有标配天窗,而且在安全配备上也显得有些不够诚意,因为它只有基本的6气囊和车身动态稳定系统(ESC),其它的高科技辅助配备如自动煞车(AEB)、盲点侦测(BSM)、车道维持辅助(LKAS)和主动跟车(ACC)等一律都没有。

反观它的对手C 300,虽然本地小改款C 300所搭载的安全配备也不是最完整的,但至少它标配了AEB和盲点侦测,还有车道维持辅助,气囊数也比BMW多了一具(司机座的膝部气囊),加上价格比较便宜的前提下,似乎330i在这方面显得很吃亏。

其实BMW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本地车款上被人批评安全配备诚意不足了,本地销售的1系列、X1、X2等等比较入门的车型一样都被人批评安全配备诚意不足,虽然是入门车型,但毕竟这些车款的单价都至少要20多万,反观宾士几乎全车系都有标配AEB,因此BMW也是时候反思一下自己的市场策略到底有何问题了。

除了安全配备之外,330i车内也看不到跟知名大厂合作的音响系统,反观C 300搭载了Burmester提供的音响喇叭,虽然说大厂的喇叭在音质上未必真的会比较好,但小编相信很多车主在花大钱后,就算不会欣赏音乐,看到喇叭外壳上的铭牌至少虚荣心也可以得到一些满足对吧?

34.jpg

除了这些之外,其它的配备部分小编其实觉得没什么好挑剔的,天窗对小编来说可有可无,但如果能至少给上一个标准天窗那会更好,毕竟这车价真的不便宜,另外小编也略嫌它的内装设计不如C-Class那么的精致。

虽然说这一代的3系列对比上一代已经进步很多,但在细节的部分还是处理到不够到位,譬如说控制冷气系统的旋钮仔细一看其实质感并没有想象的好,反观宾士车上的每一个旋钮几乎都是镀铬而且有钻石切割花纹,这点BMW也应该要好好取经一下。不过这也得看个人口味而定,因为有些人就是喜欢偏向运动化的内装设计,太过精致反而不是他们的菜。

有些3系列的车迷很在意这次大改款的3系列取消了传统的手煞车拉杆,改用目前更为流行的电子手煞车,其实小编觉得这做法是正确的,毕竟3系列虽然是后驱车,但其实没有几多个车主会真的把它开去漂移,既然已没有实际意义,那为何还要保留手煞车拉杆呢?加入电子手煞车反而让新的3系列可以一并导入在城市地区很好用的Auto Hold,而这也是大部份消费者想要得到的配备。

仪表的部份它也跟上了大时代的节奏,取消了传统指针式的仪表板改用全液晶化显示,中间的iDrive荧幕主机也终于支援了触控,不再一定要透过中央鞍座上的旋钮来操作,而且整个界面和系统都经过重新设计,使用起来更加的人性化和直觉化。

空间部分,其实3系列和C-Class的空间都处于伯仲之间,两者的后座空间都不会很大,尤其是两款车都是后轮驱动,因此后座中间鼓起的部份相当的大,中间的乘坐者必须坐得腿开开很不舒服,而且椅背的角度也有些挺直不够倾斜。

小编取车试驾的第一和第二天都有在后座载人,得到的反应就是“后座空间若短途行驶就还可以,长途行驶就有容易疲劳”,主要就是后座椅背太挺直,膝部空间刚刚好不能坐得太慵懒,而且后轴悬吊的弹跳也有些太多了!

说到悬吊,其实就算后座乘客没开口投诉,小编自己开车时也已经明显感觉到后轴传来的弹跳,实在是太多了!如果后座坐了你的老婆大人和孩子的话相信一定会被他们投诉,小编在试驾的第二天就前往油站检查后轮胎压是否太多,并把胎压调整到原厂建议的胎压值(42 PSi),但发现后轮弹跳的情况还是依旧很明显。

小编觉得原厂为330i搭配的这组M Sport运动化悬吊虽然拥有很好的操控和动态特性,但却很大程度的牺牲了后座乘客的舒适性,如果对比C 300的话,小编觉得C 300的悬吊虽然偏硬,但后座乘客的舒适性至少会比330i来得好,至少弹跳没那么明显。

不过小编不得不赞赏的就是它的操控和底盘,BMW的方向盘以及底盘的调校功力向来都是傲视车坛的,也是它立廠百年以来的杀手锏,这次的3系列在底盘和方向盘的设定上都让身为司机的我觉得很好开、很灵敏。

其实小编觉得330i是一款专为司机而打造的房车,并不是针对后座乘客,因为坐在司机座上手握方向盘的感觉真的和坐在后座截然不同,后座乘客觉得弹跳很严重之余,前座的司机却觉得底盘四平八稳又不会死硬,加上随传随到的动力,真的是让小编开到爱不释手。

在动力的部分,330i搭载的是一具2.0L的四缸双涡流增压汽油引擎,它的马力数据其实和C 300的2.0L引擎是一样的,都是258匹,但330i的扭力极限却比C 300多了30Nm,来到400Nm,不过其实开起来小编觉得两者的动力差距其实没有很大,原厂公布的0-100km/h加速成绩其实也只差那0.1秒,这样的差距在普通公路上其实没什么实际意义。

两款车都是后驱,BMW的八速自排和宾士的九速自排其实开起来差异也没有很大,两者的换挡表现其实都很顺畅很绵密,完全没有顿挫感,但330i的驾驶模式选择比C 300来得较少一点,只有基本的省油模式(ECO Pro)、舒适模式(Comfort)和运动化模式(Sport),反观宾士的却能细腻到有5种模式可选,但如果你问小编的话,小编觉得其实BMW的三种模式已经够用了。

41.jpg

到最后总结的部分,330i是一台从德国进口的豪华房车,而C 300则是在本地组装,对小编来说只要组装品质没有退步,那无论是进口还是本地组装其实都没差,而且德国组装的车也不一定在品质上是完美无瑕,反而进口车因为关税和运输成本更高的关系,而被逼在配备上有所牺牲,330i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
我们抛开两者的差价和配备不谈,我们单纯的谈论两款车的特性,小编觉得330i比较适合单身贵族或钻石黄老五,而C-Class则比较适合有家庭的人,因为330i虽然是比C 300更好开,但它的后轴弹跳真的太多了,坐在后座的乘客一定会投诉,尤其是老婆、年老的长辈和孩子,而C-Class的后座舒适性表现则比330i要好很多,只是在驾驶感上不如330i优秀而已,至于要怎么选,大家就看回自己的Status是Single还是Married吧!

Leave a Reply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

%d